當前位置: 主頁 > 新聞頻道 > 企業 >

百年嘉吉的秘密

  • 點擊次數:
  • 日期:2014-09-02 10:34
  • 編輯:admin
  • 評論:0
  • 查看更多評論
嘉吉將以2014財年收入1349億美元、盈利 18.7 億美元排在第31名,位列一些赫赫有名的公司,如谷歌、亞馬遜、微軟之前。
美國嘉吉公司董事長兼CEO彭國瑞(Greg Page)。圖/CFP

  原標題:百年農企嘉吉的秘密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陳紀英

  本文首發刊載于8月21日發售的《中國新聞周刊》總第673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比起一夜暴富的互聯網新貴,今年已經149歲的美國嘉吉公司(Cargill)太不時髦了。在中國,知道它的人很少。

  但假如把它與2014年世界財富500強(這個榜單只選擇上市公司)榜單相比較,嘉吉將以2014財年收入1349億美元、盈利 18.7 億美元排在第31名,位列一些赫赫有名的公司,如谷歌、亞馬遜、微軟之前。

  嘉吉沒有上這個榜單,因為它不是上市公司。但據業內專家估算,嘉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并已連續6年被評為全美最大20家私人公司之首。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和動物營養品制造商,除此以外,它還在金融、鋼鐵、運輸等領域有龐大的業務。截至目前,它在67個國家擁有超過14萬名雇員。盡管人們并不熟悉嘉吉這個名字,但人們熟悉的巨型快餐連鎖企業——如肯德基、麥當勞,依賴它提供肉類產品,可口可樂、百事等飲料公司離不開它的甜味劑,奶粉公司則需要它提供添加劑。

  當然,它的觸角早已抵達中國。它是中美建交后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美國公司之一,如今,它在中國的50多個運營點擁有超過8000名員工,業務涵蓋了農產品供應鏈、動物營養、動物蛋白、食品配料及應用等多個領域。嘉吉一度代理了中國2/3的玉米出口量,同時也曾是中國最大的濃縮蘋果汁出口商。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和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都是嘉吉公司的忠實擁躉。劉永好就曾公開“致敬”說,“我們正在學習嘉吉,要把新希望打造成‘中國嘉吉’”。

  然而嘉吉自身極為低調。在中國,他們幾乎從未召開過大型的新聞發布會,和所有新聞媒體保持著相對疏離的關系。

  嘉吉的員工也是如此。嘉吉集團現任董事長Gregory Page(中文名彭國瑞)在中國的臨時采訪室是一間只能容納十人左右的小會客室,房間中間擺著一條長方形的會議桌。對于講排場的中國企業家來說,這不免有些寒酸。

  彭國瑞身材高大,足足將近2米高,刀刻般的皺紋隨著笑容在臉上延伸。盡管已經64歲,但是深色西褲和雪白襯衫使他顯得神采奕奕,長期的健身習慣讓他保持了瘦削的身材和充沛的精力。

  不過,與人交談時,他始終保持著一種使人愉悅的謙遜和耐心,回答問題的間隙,他一直在擺弄一個黑色的鐵質書夾——這顯示了他對訪談內容的從容自信,但并沒有不耐煩。

  低調的巨人

  嘉吉公司簡單地把自己的業務劃分為四個領域:食品、農業、工業以及金融。但是要清晰地了解這家公司并不容易。嘉吉中國區一位高管已經入職數月,但是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我還沒有清晰地了解每條業務線具體是如何運作的,那太復雜了。”

  嘉吉的歷史始于1865年。時年,21歲的威廉·華萊士·嘉吉在美國愛荷華州建立了第一家嘉吉的小谷倉,當地農民把收獲的糧食存放在這里,付一些保管費和保險金,等價格合適了再賣出去;農民們也可以把糧食直接賣給威廉,威廉轉賣后從中賺取差價。

  威廉的倉庫采用了先進高效的糧食傳送帶,生意不錯。家族成員隨后加入,嘉吉的事業隨后擴展至全美。1909年,65歲的威廉去世,他的女婿約翰·麥克米蘭繼任,從那至今,麥克米蘭家族和嘉吉家族一起成為嘉吉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從小谷倉發展起來的農業貿易一直是嘉吉的主營業務之一。這種貿易原理非常簡單:將糧食從供過于求之地,輸送到供不應求之地,從中賺取利潤。但是,當貿易實物是不易保存且價格波動明顯的糧食,而運輸的跨度擴展至全球時,實際情況并不如此簡單。

  首先,每天有成千上萬個變量,在影響著各個國家糧食價格的變動,此外,每個國家的糧食政策都極為不同,而且匯率也在不停變化。嘉吉還進入了同樣為大宗產品的鋼鐵、石油等行業。大宗商品貿易離不開出色的物流能力。嘉吉因此發展起自己的運輸業務。19世紀70年代,嘉吉公司就買下美國西部鐵路網,為后來成為美國頭號谷物商打下基礎。

  隨著業務向美國之外拓展,海洋運輸也進入嘉吉的視線。如今,嘉吉的海洋運輸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干散貨物運輸商之一。每年,超過1億6千萬噸鋼鐵、谷物和煤炭,通過嘉吉的數百艘船舶在全世界流動。除了運輸自己的貨物,嘉吉還有超過300艘貨船每時每刻都在執行定期租賃契約,嘉吉因此獲得了上述大宗商品的全球流通數據,并可以據此對外輸出其對大宗商品的分析結果。

  1998年,嘉吉進行了一次轉型。那時候,公司的決策層達成共識,全球化的食品體系正在形成,而未來將只有幾個主要公司能夠參與到全球化的食品貿易、加工、分銷體系之中。嘉吉因此決定,要從經營原始農產品,轉向專用食品原料、深加工和食品應用技術。

  在被問到哪個業務部門最為重要時,彭國瑞巧妙地回避了這個問題,他笑了起來,“如果我給你一個答案,那么其他的69個業務部門都會不開心的。”

  風險管理術

  盡管營收驚人,但是嘉吉的利潤率一直薄如紙片。最近兩年,其銷售凈利潤率僅僅為1.7%和1.4%——一旦出現重大錯誤,就會跌入虧損的深淵。

  幾乎沒有比農業更古老但同時也更脆弱的行業了。中國南方的洪澇災害,西伯利亞的寒流、巴西夏季的干旱和高溫等各種自然因素,都會導致糧食減產,引起糧食價格的暴漲。另外,種植面積的變化,各國進出口政策的調整、匯率的變化、人口的增長等一系列社會因素同樣會導致全球糧食價格的劇烈波動。

  在中國,分散的小農經濟加劇了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2009年,大蒜的價格曾經暴漲了幾十倍,幽默的中國人給這種現象起名叫“蒜你狠”。

  彭國瑞深知其中的利害關系,“產量下降2%就可能造成價格上漲50%,而產量增加2%,價格可能下跌40%或50%。”但下游客戶對上游公司的希望是:價格相對穩定,避免其原材料成本大起大落。

  處于這樣的兩難境地,嘉吉卻似乎游刃有余。2008年金融危機,多家企業業績下滑,嘉吉的利潤反而提高了50%。寧高寧曾對此感嘆:“金融危機來了,也不是每個企業都會受到致命打擊,成熟的企業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

  曾有媒體描述,嘉吉的風險管理能力堪比FBI。彭國瑞笑稱嘉吉從來沒有試圖和“FBI一試身手”。但是他也認為,這正是嘉吉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任何時候都會小心謹慎,避免做出超出公司資源能力的事情。”

  嘉吉有專門的風險管理團隊,負責監測各個事業部的整體風險。同時,他們會依據各種風險評估工具,在集團內部合理分配風險。風險管理的最終匯報人則是集團的首席執行官。

  在這個過程中,信息的快速準確傳遞至關重要。

  彭國瑞說,他身在嘉吉40年,關于風險管理,有一條原則始終沒變:“我們準確、誠實地記錄。”它已被列為嘉吉公司七項指導原則之一,任何人違反這一指導原則,都將終結在嘉吉的職業生涯。

  彭國瑞還記得,25年前,嘉吉剛開始在泰國內地開展業務時,為了及時傳遞信息,他和同事們先把各種風險信息記錄在紙上,然后坐車到曼谷,再通過電報發送到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總部。“那時傳遞信息很麻煩又很非常慢。”

  技術變革使信息傳遞越來越便捷。到了互聯網時代,嘉吉的風險管理團隊可以7×24小時不間斷地及時溝通各種信息。

  嘉吉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獨立的財務報表和風險頭寸,全集團參與風險管理高達數千人,他們在嘉吉70多個部門位于全球的1400余個辦公地點,使用一套通用的風險評估工具。當某一項目的風險超出了可容忍的范圍,業務部門就必須取得總部的特別批準,才可以繼續推進。

  彭國瑞說,嘉吉不是夢想通過炒作大宗商品一夜暴富的投資者,它更看重基本面。比如,如果某地今年發生了干旱,“這條消息可能被CNN一天播放20遍,連播20天,消息傳播得很廣泛,而這場災害對糧食供應和糧食價格造成的影響可能就被過高估計了”,便會有投資者借機哄抬糧價。但嘉吉只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其實這種災難的影響大多數暫時的,很難對全球糧食供應市場造成長遠影響”。

  此外,很多公司和個人投資者,傾向于孤立的分析某一因素的作用,嘉吉則傾向于在全球范圍內評估偶發因素對全球糧食供應的影響。“比如說中國南方發生干旱,該區域糧食會減產,但同時,巴西大豆卻在大幅增產,那么全球糧價的情況會怎樣變化?”一位嘉吉中國區員工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其實每個因素都在起作用,要學會去除噪音干擾,精確評估每個因素在系統中的作用,才能得到最準確的結論。”當然,能夠通盤考慮的必要條件是,嘉吉總能第一時間獲得全球范圍內的重要信息。

  2013年夏天,美國出現了大面積干旱,很多分析人士預測全球大豆會減產,但是,在一次論壇上,嘉吉投資(中國)植物油貿易總經理周密卻拋出了相反的結論,他認為,美國的干旱天氣并不會導致大豆大量減產:首先,雖然美國出現了干旱,但是隨著生物技術的提高,干旱天氣對大豆產量趨勢性影響已下降到了10%;其次,在美國之外,比如巴西西部、環黑海地區、印尼的部分地區,大豆種植面積都在增加。

  “如果我們的預測更準確,我們就能賺到錢,尤其是在年景不好的年份。”上述嘉吉中國區員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3財年第一季度,嘉吉的凈利水平出現了300%的飆升,正是受益于美國干旱的天氣。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處理期貨和現貨的關系。如果單純把期貨作為一種投資手段,那么期貨的危險性遠遠高于股票,因為杠桿率更高。但期貨卻是對沖現貨市場風險的好方法,嘉吉中國區總裁安博泰曾解釋:“嘉吉投資期貨,就是為了對沖現貨風險”。因此,嘉吉幾乎在全球知名的大宗商品交易所都有期貨投資業務。

  日常的風險管理則體現在具體環節,比如食品安全。

  嘉吉的企業客戶大都鼎鼎有名,如雀巢、肯德基,都有一套嚴格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你必須在各個環節小心謹慎,否則就會出局。”一位嘉吉員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在安徽滁州,嘉吉的雞肉屠宰場,房間和屋頂都使用整塊不銹鋼建造,造價是普通雞肉加工廠的四倍。但嘉吉堅持這樣做,因為傳統水泥廠房無法做到徹底消毒,而不銹鋼可以保證清洗時水能均勻流動避免傳播病原體。

  這里每年屠宰的數千萬只活雞,從孵化、飼料養殖,到屠宰和加工,都由嘉吉自己完成。“只有這樣封閉的全產業鏈模式,才能保證質量安全。”一位嘉吉內部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而在整個中國市場,95%以上的雞肉都不是通過這種方式生產出來。

  這樣的小心翼翼被證明是正確的。在7月的中國行中,彭國瑞和中國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見了面。支樹平說,未來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將更為嚴格和透明,彭國瑞認為這將使嘉吉的前期投入都將物有所值。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用戶名: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好爽~好大~不要拔出来了